从基本面角度分析 Avalanche 二度爆发的原因

在底层技术、生态激励以及自身迭代等方面都为它在本轮新公链热潮中的二度爆发埋下了伏笔。

原文标题:《公战局突变,为什么是 Avalanche 杀出重围?》
撰文:了了

从基本面角度分析 Avalanche 二度爆发的原因

公链再次吸引了整个市场的眼球。

从走进通缩纪元的,到生态体系日趋完善的 ,再到启动了巨额生态激励计划的雪崩协议(Avalanche)和 ,公链赛道的各大项目们在过去的近一个月时间内相继发力,在推进自身发展节奏的同时,也纷纷于二级市场上实现了价格的突破。

一众公链项目之中,雪崩协议(Avalanche)的表现尤为亮眼。自 8 月 18 日官宣了总价值 1.8 亿美元的流动性挖矿激励计划「Avalanche Rush」以来,雪崩协议代币 AVAX 于 23 美元左右强势拉升,最高一度涨至 57.6 美元,最大涨幅约 150%,在市场经历了一轮大幅调整后,AVAX 也实现了快速复苏,截至 9 月 10 日 13:40,AVAX 报价 44.15 美元,较 18 日时价格涨幅仍高达 92%。

更为惊艳的数据体现在了生态锁仓总价值(TVL)上,Fomocraft 数据显示,Avalanche 生态锁仓总价值在八月实现了 1066% 的高速增长,同期增速大幅甩开了持续高光的 Solana 以及同样启动了巨额流动激励计划的 Fantom。

从基本面角度分析 Avalanche 二度爆发的原因

细看 Avalanche 蓬勃的基本面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 Avalanche 当前的基本面状况,「蓬勃」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项目质量往往是市场判断某个生态发展状况的一大重要依据。过去一段时间,、、SushiSwap 等多个龙头项目已相继宣布了与 Avalanche 的合作协定,将于近期内集成至 Avalanche,并基于 Avalanche Rush 分别向流动性提供者分发 2000 万美元、700 万美元、1500 万美元的 AVAX 激励。

从基本面角度分析 Avalanche 二度爆发的原因

对于 DeFi 用户而言,龙头项目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风向标,受其旗帜效应影响,大量新用户纷纷开始试足 Avalanche。Ava Labs 数据显示,Avalanche 八月活跃地址数量已大幅刷新历史记录,较七月数据增长四倍有余;九月趋势则更为理想,虽然仅仅过去了一周多的时间,但本月活跃地址数量已突破了 6 万个,大有续刷新高的趋势。这些新入场的用户中不乏巨鲸的身影,社区调查指出,一个疑似归属于 SBF 的地址已在 Avalanche 上配置了 1.7 亿美元的资金。

从基本面角度分析 Avalanche 二度爆发的原因

用户及资金的持续流入为 Avalanche 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也滋润了生态之内的原生项目。Markr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0 日 13:35, Avalanche 生态内的总锁仓量已达 26.4 亿美元。其中,8 月 19 日刚刚上线的算法流动性市场协议 贡献了绝大部分的锁仓数据,在 Avalanche Rush 的激励加持下,该协议用了三周左右的时间就已积累了 17 亿美元的流动性,成为了本轮 Avalanche 生态数据暴涨的绝对主力。除此之外,、、Penguin、 等多款 Avalanche 原生项目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业务数据表现均有显著提高。

Avalanche 做对了什么?

自 BSC、 (严格来说是依附于以太坊的侧链,但运行机制与公链较为接近,姑且放在一起比较)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后,新兴公链的竞争便进入了一个相对静态的阶段。虽然各大项目都未曾停下基础设施搭建以及应用扩展的脚步,但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哪一家公链呈现过与其他项目截然不同的爆发级增长态势。

客观来说,虽然 Avalanche 目前的生态体量尚无法在新兴公链中「傲视群雄」,但就增长态势来看,该生态近期强势的基本面表现已显现出了一些「冲出大部队,领跑赛道」的趋势。

那么,Avalanche 究竟做对了些什么?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该公链究竟有哪些优势?为什么单是它杀出了公链重围?结合项目基本情况及近期动态,Odaily 星球日报归纳认为,Avalanche 本轮的爆发可以归结为四方面因素。

因素一:底层优势

对于公链来说,底层网络的质量是一切故事的基础。

相较于其他公链,Avalanche 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共识机制。在康奈尔大学教授 Emin Gün Sirer 的带领下,Avalanche 设计了一款基于随机抽样和亚稳态决策的新型共识机制,该共识兼顾了依赖通信传输的「经典拜占庭共识协议」和依赖工作量证明创造链式结构的「中本聪共识协议」的优势,同时解决了「经典拜占庭共识协议」扩展性弱、鲁棒性弱和「中本聪共识」延迟高、吞吐量低、过度消耗资源的问题。

从基本面角度分析 Avalanche 二度爆发的原因

这一共识机制的优势可体现在 Avalanche 独特的交易确认方式上。当一笔交易广播至 Avalanche 网络后,如果交易有效,验证者会经历一个「重复随机抽样」的过程,即在系统验证者中随机挑选出一部分节点参与区块验证。如果多数节点对事件叙述相同,那么即判断为真,如果大多数节点给出不同答案,则切换事件内容,重复采样直到结束。

基于这套共识模式,Avalanche 可支持数千个节点同时参与交易验证,既无需放弃网络性能(全网集体验证),也无需放弃去中心化程度(超级节点机制),这样就实现了对性能及去中心化的兼顾。相较于 BSC 等 PoA 类链以及 Polygon 等侧链方案,Avalanche 网络可以在提供卓越性能的同时实现更高层级的安全性。

从基本面角度分析 Avalanche 二度爆发的原因

从构架上看,Avalanche 采用了 X 链、C 链、P 链的三链结构。X 链为交易链,主要处理个人之间点对点的资产创建及交易事务;C 链为兼容 EVM 的智能合约链,前文提到的所有 DeFi 项目均构建于 C 链之上;P 链为平台链,主要负责代币质押、协调网络验证者、创建自定义子网等事务。三链各司其职,却又相辅相成,进一步解放了 Avalanche 的网络性能。

性能优势意味着更好的使用体验。对于开发者以及普通用户来说,Avalanche 之上没有高昂的链上操作成本,也没有迟缓的交易确认时间,部署或使用 DeFi 应用的成本及时间都将大大缩减。

反观当前 DeFi 活动的主战场——以太坊。虽然在 519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以太坊主网的 Gas 价格曾有过一段时间低谷期,但在经历了近期的 EIP-1559 升级后,以太坊 Gas 价格不降反增,一笔普通的链上交易往往需要数十甚至是数百美元的 Gas 费用,糟糕的链上体验让开发者及用户不得不转头去寻找其他土壤。这也是 Avalanche 以及其他新兴公链能够崛起的一大前置条件。

因素二:生态激励

「搞生态,就要舍得砸钱。」

这是公链赛道内流传已久的一句话,话虽糙但理不糙,资金永远是逐利的,DeFi 世界自然也不会例外。

Avalanche 本轮生态爆发的主要原因当属「Avalanche Rush」激励计划的推出,从下图 Debank 的图表中可以清晰看出,Avalanche 生态 TVL 的暴涨开始时间正是 8 月 18 日,也就是该计划官宣之日。且不说用户进来之后是否发生了观念变化,绝大多数近期才进入 Avalanche 生态的新用户想必都是冲着 1.8 亿美元(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可能已达到 4 亿美元了)的激励去的。

从基本面角度分析 Avalanche 二度爆发的原因

这不禁让我想起来了此前 Polygon 爆发的走势。与 Avalanche 类似,Polygon 也是在推出了 1 亿美元的流动性激励基金后才迎来了用户及资金量的暴涨。巧合的是,Polygon 之上最早的一批激励基金合作应用正是 Aave、Cvure、Sushiswap,这与「Avalanche Rush」的情况不谋而合。稍有不同的是,Avalanche 此次给出的激励力度更大,虽然后续实际的激励数额会随着二级市场的币价波动而变化,但 1.8 亿美元的初始投资足以看出 Avalanche 官方的决心之坚定。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分享这 1.8 亿美元的方式相当简单,只需要在官方提及的合作项目中(三大龙头暂未上线,当前只有 BENQI、Pangolin )提供流动性即可,Avalanche 会依照相应规则以 AVAX 的形式为所有流动性提供者分发代币奖励。

因素三:跨链桥升级

跨链桥的升级是 Avalanche 本轮生态爆发的另一大关键原因。

今年二月,Avalanche 曾推出了第一代跨链桥 Avalanche – Ethereum Bridge (AEB),但作为初代产品,该桥在安全性、跨链速度、费用成本上仍存在着较大的改进空间。时隔半年,在广泛听取了用户建议后,Avalanche 于 7 月 29 日发布了新一代跨链桥产品 Avalanche Bridge (AB)。

AB 依托于 Intel SGX 技术构建。与当前市面上较为主流的合约托管型跨链桥不同,但 AB 并没有使用智能合约去管理跨链资金,而是在 Intel SGX 的可信环境内生成两个普通的 Ethereum 和 Avalanche 地址,来完成跨链资金的管理和铸造。具体的跨链流程如下图所示:

从基本面角度分析 Avalanche 二度爆发的原因

AB 这一思路与 Celer 此前推出的 cBridge 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二者都放弃了屡屡发生安全事件的合约型跨链资金托管方案,而是选用了普通地址来直接处理跨链需求。不同点在于跨链交易的验证机制,cBridge 是通过额外一笔交易来解开特定交易对应的哈希锁,AB 则是直接在 Intel SGX 内部利用 Master Secret 生成地址私钥,外部的看守人(Warden)可通过 Intel SGX 分享出的碎片逆向重构出 Master Secret。

从安全性角度来看,AB 的这一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合约本身的安全风险,但整个跨链系统的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取决于 Warden 的诚信度,不过就当前来看,Avalanche 已公开了四个初始 Warden 的真实身份——Fulgur Lab、BWareLabs、Halborn、Ava Labs,所以诚信度暂时并不需要太过担心。

从跨链执行速度及相关费用成本来看,AB 较之 AEB 也有着明显提升。目前,一笔跨 Ethereum – Avalanche 的完整交易大概需要 6-9 分钟的时间。至于费用,由于 AB 的跨链机制采用的是普通地址,因此交易的复杂程度会远低于合约型交易,具体的费用水平会更接近与常规的转账交易费用。

从基本面角度分析 Avalanche 二度爆发的原因

跨链桥的升级成功打通了从以太坊生态进入 Avalanche 生态的通道。Avascan 数据显示,截至 8 月底,AB 桥接的资产总价值已突破 15 亿美元,这一数字与 Avalanche 生态近期总锁仓量的增幅基本相符。

因素四:「交易所 – C 链」路径打通

如果说跨链桥 AB 打开的是 DeFi 世界通往 Avalanche 生态的入口,那么「交易所 – C 链」路径打通的就是 CeFi 通往 Avalanche 生态的入口。

前文曾提到过,为了进一步解放网络性能,Avalanche 采用了 X 链、C 链、P 链的三链结构。这一结构虽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也给用户带来了更大的学习成本。

此前,由于 C 链生态体系尚未完善,从中心化交易所向 Avalanche 网络提币(AVAX)默认会去往 X 链(交易链),用户如果想要将资金在这三链之间划转,需要通过官网相关界面执行,不同链间有时还会涉及地址格式的变化,整体流程较为复杂。

从基本面角度分析 Avalanche 二度爆发的原因

针对这一情况,Avalanche 正在逐步打通各大交易所直接提现至 C 链的通道,以满足那些习惯将资金存放于中心化交易所,但逐渐对 DeFi 感兴趣的用户。截至发文,、、、抹茶等多家交易所的这一提现路径均已成功打通。

从基本面角度分析 Avalanche 二度爆发的原因

这样的爆发式增长可持续吗?

在 Avalanche 基本面爆棚之际,关于其增长是否可持续也存在着一些质疑之声,尤其是 SBF 入场的消息传出之后,部分用户开始担心大户惯性的「挖卖提」操作是否会加速 Avalanche 生态矿产的生命周期。

从基本面角度分析 Avalanche 二度爆发的原因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认清 Avalanche 的生态增长已经走到哪个阶段了。继续以 Polygon 作为对比目标,DeFinance Capital 分析师 Bailey 在推特上贴出了一组数据统计,自 Polygon 官宣了生态计划后,该生态的活跃地址总量增长了 29 倍,反观 Avalanche,近期活跃地址增长数量仅为 4 倍。

从资金角度来看,作为此前 Polygon 生态数据增长主力的 Aave、Cvure、Sushiswap 当前暂时都还没有上线。在 Aave Polygon 版本业务巅峰期,单此一项应用的总锁仓价值便高达数十美元,超过了 Avalanche 当前生态锁仓总量。

虽然两大生态启动的时间点以及相对应市场环境并不相同,但从具体的用户数据及资金总量对比来看,我们仍倾向于预测 Avalanche 还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站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回头看,或许当前所谓的「爆发」只是其增长大势中的一小段加速期而已。

内容搜集自网络,整理者:BTCover,如若侵权请联系站长,会尽快删除。

(0)
BTCover的头像BTCover
上一篇 19 9 月, 2021 2:04 上午
下一篇 19 9 月, 2021 2:04 上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