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侊萦(AppWorks 合伙人)
NFT 在2021 上半年经历了云霄飞车般的历程。根据NonFungible.com 的统计,全球NFT 的成交金额,从二月份开始持续攀升,并在五月初月成交金额来到这波热潮的巅峰3.2 亿美元,再回到近期的5,000 至6,000 万美元之间。这段期间,包括Beeple 的《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作品,以NFT 卖了6,900 万美元;LeBron James 的一个灌篮动作,以NFT 卖了20 万美元等令人瞠目结舌的交易。在这短时间内的巨大震荡,令人不禁怀疑,这会不会又是继2018 年ICO 后,另一个区块链的泡沫?
事实上,若我们回顾过往的历史,当每一个泡沫过后,其实都能将产业发展推升到另一个高峰。例如,在21 世纪初期的Dot-com 泡沫后,仍然留下了Amazon、Google、Netflix、PayPal 等创新不断的伟大企业,甚至开启了之后Mobile Internet 典范转移下Facebook、Uber、Square、Snap 相继崛起的美好年代。
而2018 ICO 浪潮退烧后,虽然加密货币走入熊市,但区块链产业的长期价值,仍在持续提升,根据CoinMarketCap.com 的统计,全球加密货币的整体市值,从2018 年初高点的8,300 亿美元,继续成长到2021 年一度突破2.4 兆美元,尽管资产价格上上下下,但区块链产业的整体价值成长,并未随着ICO 退潮而结束。
与其探讨NFT 是否为另一个泡沫,我倒觉得,探讨NFT 实质上创造哪些价值、解锁哪些成就,将更有意义。
从最基础的来看,NFT 让「创作者」(Creator)、「策展人」(Curator)开启了另一个市场。不管名气高或低的艺术家甚至是品牌,过去近一年来,都竞相发行NFT。有趣的是,实体世界的艺术品,对一般大众来说,单纯只有收藏、买卖两个功能,但在NFT 的世界,应用可说是百花齐放。以纯数位的NFT 而言,购买的方式则十分多元,例如要先解题或拥有某些东西,购买者本身也有机会成为艺术创作的一部分(Programmable),就像艺术品收藏项目Hashmask,购买者能为艺术品命名。
这类在NFT 发展初期,出现的各种原生消费行为,与其说是购买单一数位艺术品,这些行为更像是买了这个社群的会员资格,可说是数位身份的象征。当人人都把Twitter 上的个人头像,换成自己拥有的Bored Ape 时,另一种数位身份(Digital Identity) 的认同与价值也就此展开。而在数位当道的时代,数位身份比现实世界的身份地位来得更重要。如同Hashmask 在自己的Blog 写道:
有时我觉得我们的数字身份感在重要性方面已经超过了我们的身体身份感。 这是正确的,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 如今,拥有一张值得在 Instagram 上拍的照片似乎比那一刻本身更重要。 而且趋势只会加速,不会倒退。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身份很可能会完全数字化。 你在网上的身份将比你在家中和现实世界中的身份更重要。
而NFT 防伪造和纪录永远写在链上的特性,也使得它的应用,可以延伸到真实世界中。例如,某场NBA 比赛的主场团队,透过团队App 直接贩售88 张NFT 纪念球票,除了迅速销售一空外,不难想像这些NFT 拥有者,未来将有他们专属的活动,而这些NFT除了是球票外,也可能成为Backstage Pass 等。
更进一步想要探讨的是NFT 开启的Creator Economy。如何让创作者能够直接享受到流量带来的收益算是老掉牙的议题了,订阅或直播打赏都是Internet 下的产物。但直到NFT 的出现,才找到每个产业环节的平衡。
时间往回推10 年,Internet 下放了获取知识的成本,社群媒体打开了媒体与创作者面对大众的管道,造就出人人都可以是网红或YouTuber。当人们每天在社群媒体发文,上传照片、音乐甚至是影片,也将这些档案复制到Facebook、YouTube、TikTok 等平台,在复制贴上的同时,也等于把内容的拥有权转给了平台,当社群平台运用这些内容变现,赚取巨大的财富后,这背后的反扑,便是你我熟知的个资、反垄断等问题。
我们看过很多新创团队试图要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推出订阅制,让做出好内容的人,也可以享受到应得的经济价值。然而,这存在着一个本质矛盾,想像一位歌手创作出一首歌,当然会希望越多人听到甚至是喜欢才会是最大的满足,但设一个付费或订阅的门槛在前面,直接就限制了能接触到这首歌的听众,经典好歌的定义应该为何?究竟是让最多人翻唱、欣赏,还是创造更多订阅、销售? Internet 现行的数位内容机制,并无法解决这个本质矛盾。
另一个更本质的问题是,不管哪种商业模式,都仍然会被各种数位、社群平台掐着脖子。今天Instagram 封锁了你的帐户,或App Store 下架了你的App,甚至Facebook 降低触及率,你都可以向平台反映,但最后决定权仍然在不在你的手里。游戏玩家在某个游戏里买了一个虚宝,这个物件表面上属于游戏玩家了,但他并不能让游戏玩家决定是否能在其他平台使用。原因就是,这些数位资产的拥有权,都不属于创作者或购买者个人,而是由各种平台宰制。
NFT 的特性,让这些问题有机会被突破。它在大众都能触及的情况下,清楚记载这个内容的原始创造者和之后的分润机制。甚至未来每一次的转手或再创作,原始创作者也都能持续受惠。当你我有办法掌握所有权时,创作者与平台间的力量,才有机会平衡,而资产的价值,才能真有机会赋能更多创作者。
当人们拥有可靠的民主自治机制,财产所有权不需要靠单一政府保障,这才是人权真正的进步。
作者简介:刘侊萦(AppWorks 合伙人)
主导东南亚市场以及区块链领域的投资,擅长激发创业者的潜能,热爱与他们讨论商业模式。 2010 年进入渣打银行负责数位行销和产品线上跨售,让她燃起对Consumer Internet 的热情,2014 加入AppWorks 担任经理,先后负责加速器、东南亚投资案等,2019 年升任合伙人。毕业于南加州大学(USC) 商学系,谈到美食和旅行时,眼睛会发亮。
(以上内容由Appworks 提供)
这篇文章你的创作就是你的 NFT 为内容创作者带来的新世界最早出现于区块客。
内容搜集自网络,整理者:BTCover,如若侵权请联系站长,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