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很多中文谚语,「人多好办事」往往是错的,至少,要先有共识,人多才会好办事。无大台,有共识;区块链研究的不是无大台,而是如何取得共识。
编者注:「无大台」意指,任何人不能要求他人服从自己,真正实现人人平等。
群体获取共识靠的是技术人常挂在嘴边的「protocol」,但就算不懂技术的也会经常接触到,比如网址前面的http 就是网际网路的protocol。
要理解何谓protocol,不必成为技术达人,以日常生活举例:英、美、澳、加等地的大型超市往往附设停车场,市民购买大量物品,把购物车推到停车场装货,部分缺乏公德的人经常会留下购物车就离开。为解决这种情况,有些购物车需投进硬币才能解锁取出,原地归还后,硬币自动退回。这个简单的机制有效解决了购物车「一去不回」的问题,因为总有人把散落停车场的购物车返还,从而取回硬币。
投入硬币解锁购物车、使用后原处归还取回硬币,就是一套界定行事准则的「protocol」;而硬币比如25 便士,则提供经济诱因。
IPFS 逐渐成为共识
回到去中心化内容备份。民间越来越多人,渐渐学会使用IPFS 备份。 IPFS 可理解为「无大台硬碟」,使用P2P(peer-to-peer)方式传送,跟曾经流行一时的BitTorrent 原理相若,但改善了各种细节。三年前创立的Matters.news,正是使用了IPFS 储存文件。试想像,假设《苹果日报》用的也是IPFS,26 年珍贵内容的备份行动,将会完全不同。
IPFS 的最大颠覆是「文件名= 存取地址= 内容指纹」,要理解除了学习,更需要unlearn。首先,内容指纹是数学计算而来,细节不重要,只需要知道它就像人类DNA 与指纹,一笔内容对应一个指纹,只要是同一笔内容,必然会产生同一指纹;反之,即使内容改了一个标点,一个像素,指纹也会变得面目全非。
然后,请unlearn「文件名由创建人或者备份者自取」,这个PC 年代的理解。在IPFS 档案系统中,内容指纹就是文件名(请想像火星人不是出生后取名,而是直接用指纹称呼对方),同时也是系统的存取地址。若觉得以上抽象,用例子再说一遍:你拍了一张照片,以IPFS 存放,系统算出内容指纹QmTT58Y4,而QmTT58Y4 也是文件名,当你或其他人读取这个文件,只要输入QmTT58Y4,系统会自动从整个P2P 网络中最接近的peer 读取该照片。
在P2P 系统中,读取文件再不是去某台特定的伺服器,而是每一个参与者,同时既下载,也上传,越多人读取,下载速度反而越快;反之越少人读取就越慢,在最极端但完全有可能的情况,整个网络都再没有人存放该文件,它就会消失;就像我最喜欢的电影《Coco》,当全世界再没有人纪念某位逝者,他就会二度死亡,灵魂灰飞烟灭。
IPFS 桌面
齐来备份RTHK 影片
当落实了IPFS 作为备份方式,接下来需要的共识是分工,即谁负责pin(长期保存)哪个文件,避免丢失。
有匿名好人(祝一世平安)备份和整理了《香港电台》(RTHK)的3 千多段影片在IPFS,容量共530 G。要一个人pin 着530 G 内容不但需要成本,更大的问题是他又变成了另一个中心。但「人多好办事」,只要每个参与者略尽绵力,长期保存530 G 内容毫无压力。可是,怎样避免大家都去pin《721 谁主真相》,而年代久远的内容乏人问津?
最简单的「protocol」是,把内容分成365 组,假设影片共3650 段,1 月1 日出生的负责pin 影片#1-10,1 月2 日的负责#11-20,如此类推(2 月29日出生的,不好意思了),就能有效分工,以数学机率尽量确保所有影片都有人备份。
匿名好人建议的分工方式类似,只是以电脑生成而不是出生日期作随机数,使用提供1 G 免费存储的pinata 服务去pin 相应影片。以下引述他的指引:
1)到 pinata.cloud 注册一个免费帐号;
2)到 random.org,从1-3327 之间抽3 个随机数字;
3)到pinata >「upload」>「CID」,在「IPFS CID to Pin」一栏,输入三个随机数字所指的档案hash。
例如,你抽到520, 131, 4 三组数字,便请把第#502、 #131、#4 节目的3 组hash 用「IPFS CID to PIN」方式上传。
请大家自行评估版权、道德的考量,齐来参与无大台——有共识——备份RTHK 影片行动。无大台内容备份无需硬分叉,但求共识,只需三步,不用技术达人,懂上网,愿意弄脏双手即能帮忙,所谓「电脑白痴」,并不是个理由。世上无白痴,只怕有心人。
# 文档根目录:ckxpress.com/rthk-backup/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意见,不代表区块客观点和立场,所有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行决策与交易,对投资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间接损失作者及区块客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图片来源:
- upbit:今日新消息
这篇文章区块链社会学| 去中心化内容备份:无需硬碟,但要共识最早出现于区块客。
内容搜集自网络,整理者:BTCover,如若侵权请联系站长,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