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DApp 数据:活跃地址两年翻2 倍,DeFi、游戏应用最受欢迎

解析DApp 数据:活跃地址两年翻2 倍,DeFi、游戏应用最受欢迎

区块链鹅探长、PANews 联合出品

如果将区块链视为网路之后的下一代基础设施技术,那么,参考网路的发展轨迹,在区块链之上建立面向广大不定用户的应用,自然而然成了行业发展的下一步。实际上,关于「公链」与「去中心化应用(DApp)」的故事早在2018 年末就已经开始。

在过去两年多的发展中,若从公链视角来看,这一赛道已经从以太坊、EOS 和波场「三足鼎立」的格局,演变成由以太坊主导,BSC、Polygon、波场、HECO 等多链并存的「一超多强」格局,若从DApp 视角来看,这一赛道已经从游戏、博弈、高风险类占主导的格局,转变成DeFi 称霸全场,游戏、NFT、博弈社群类等共同发展的格局。

不可否认,DApp 在走向C 端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PANews 始终关注着这一赛道的发展,尤其关注DApp 的消费者——用户的发展。立足这一关切点,2019 年6 月,PANews 旗下PAData 首次发布DApp 用户报告分析显示,当时以太坊上DApp 的主导类别是游戏,而EOS 则是博弈,波场是高风险;当时,以太坊上DApp 的用户活跃程度低且总活跃使用者少,EOS 上DApp 的用户活跃程度高且总活跃使用者多,波场上DApp 使用者比较活跃且总活跃用户比较多。

为了深入了解DApp 使用者在过去两年中的变化,PAData 于今年7 月30 日再次采集了活跃度较高的6 大类共90 个DApp 的用户数据,试图从DApp 发展的宏观层面,以及各类DApp 使用者使用方式的微观层面共同观察这些变化。

公链生态三足鼎立

根据DappRadar 的数据,截至7 月29 日,以太坊、波场、BSC、EOS、Polygon 等20 条公链(含Layer 2)上已经搭建了6211 个DApp,涵盖DeFi、收藏品(Collectibles)、市场(NFT 等通证资产交易所)、游戏、社群、博弈、高风险、其他(以工具类为主)8 大类别。

从公链领域来看,以太坊、波场和BSC 是目前拥有DApp 数量最多的三条公链,其上DApp 总数各占整体的39%、21% 和18%,合计占比约78%。其次,EOS 和Polygon 上的DApp 数量分别为486 个和314 个,分别占总数的8% 和5%,属第二梯队。而此外其他15 条公链的DApp 数量均不足100 个,生态规模较小。

从DApp 类别来看,目前,DeFi、高风险和游戏类DApp 是三种主导类型,分别共有1648 个、1067 个和1594 个,分别约占总数的27%、17% 和26%,合计占比达70%。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游戏类DApp,目前总数达到了766 个,约占整体的12%。此外,卡牌收集(NFT)、社交和交易市场(NFT 等通证资产交易所)的数量都不足300 个,品类发展尚不足。

总的来说,无论是发展DApp 生态的公链数量还是各品类的DApp 数量都在最近两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不过,如果从单条公链的DApp 生态格局来看,这种变化并不十分明显。 2019 年中时,以太坊上DApp 的主导类型是游戏,而目前,游戏依然是以太坊上DApp 的主要品类,且是相较其他公链的优势品类。同样,波场和EOS 上DApp 的主要品类也仍然是高风险和博弈。

其他公链的生态多以DeFi 为主,比如Polygon,其上的DeFi 数量占总数的68%。少数公链的生态以游戏、NFT、社交为主,比如Ontology 上的游戏数量占总数的45%。公链DApp 竞争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化趋势。

活跃使用者中心化于顶级应用

就DApp 的整体活跃度而言,BSC 和WAX 的DApp 最近30 天日均活跃地址总数分别为14.89 万和7.05 万个,远高于以太坊的4.14 万个,但其活跃地址的标准差也远高于以太坊,这意味着这两条公链上DApp 的「马太效应」更明显,活跃使用者向顶级应用中心化,且部分应用受到「羊毛党」的影响也较大。相反,以太坊上DApp 的用户分布则更均匀,也即整体生态的活跃度更平均。此外,波场DApp 的使用者分布情况也与以太坊类似。

按照最近30 天的活跃用户数量对DApp 进行排名后可以发现,AVALANCHE、NEAR、TEZOS 上的DApp 平均排名比较靠前,而EOS、以太坊、Loom、NEO、Ontology、Waves 上的DApp 排名比较去中心化,50% 的DApp 排名在4000 名以后,「长尾效应」十分显著。

从具体的应用分类来看,DeFi 聚集了当前绝大多数活跃使用者,每日活跃地址约占整体的52%。其次,游戏类DApp 的活跃使用者也较多,每日活跃地址占比约26%。但是,这两类DApp 内部的活跃用户数量分布差距较大,活跃使用者向顶级应用中心化的现象更明显,而且从活跃度排名分布来看,游戏类的顶级应用数量远小于DeFi。另外,博弈和高风险类DApp 尽管在数量上较多,但平均活跃度排名均靠后,从这一点而言,这两类已不属于主流应用。

从近期活跃度排名来看,DeFi 和市场(NFT 等通证资产交易市场)类DApp 的排名相对中心化,且平均排名靠前,50% 的DApp 都排名在1200 名以内。相反,卡牌收集(NFT)和游戏类的DApp 活跃度排名较去中心化,内部差异大,但50% 的卡牌收集(NFT)类DApp 都在1800 名以内,而50% 的游戏类DApp 则在4000 名以外,顶级游戏应用仍然较少。博弈和高风险类DApp 的平均活跃度也不高,平均排名都比较靠后。

透视产品用户规模及使用者交互模式,DeFi 易受事件驱动

DeFi 类DApp 的基本特征是产品反覆运算较快,使用者高度活跃,且使用者的交易模式属于中频高额交易。多个DeFi 的每日活跃趋势表现为明显的「单峰」形态,即在短期内(通常是一周),每日活跃地址数快速达到峰值,随后快速回落至此前水准,这或表DeFi 的每日活跃程度受到特殊事件(如行销事件)的影响较大。

游戏类DApp 的基本特征是产品依靠长期增持,反覆运算较慢,用户活跃度极高,使用者的交互模式属于较高频小额交易。多款游戏的每日活跃趋势表现为持续增长,使用者粘性更强。

收藏品(NFT)类DApp 的基本特征是产品反覆运算极快,但加密货币Punks 和NBA Top Shot 这两个运营时间分别超过4 年和1 年的「老牌」应用的爆发带动了NFT 版块走强,其他新兴应用乘势崛起。此类DApp 的用户活跃度低,使用者的交互模式多为低频小额交互。

博弈类DApp 的基本特征是产品反覆运算快,用户总体活跃度较低,使用者多为高频大额交互,但多款博弈类应用的每日活跃走势相对平稳。高风险类DApp 的基本特征是产品超快速反覆运算,但用户活跃度中等,多为低频小额交互。

社群媒体类DApp 的基本特征是产品发展依赖长期增持,每日活跃度较高的多个合约的运营时长都在1 年以上,新应用较难在短时间内获得突破。今年多个应用的每日活跃地址数稳中有升,发展趋势较为健康。但当前用户整体活跃度较低,多为低频小额交易。

这篇文章解析DApp 数据:活跃地址两年翻2 倍,DeFi、游戏应用最受欢迎最早出现于区块客。

内容搜集自网络,整理者:BTCover,如若侵权请联系站长,会尽快删除。

(0)
BTCover的头像BTCover
上一篇 3 9 月, 2021 7:01 下午
下一篇 3 9 月, 2021 6:58 下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