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国对加密货币投机的持续打击之外,中国法院周日的评测可能表明该国的法律体系将如何看待未来与加密货币相关的纠纷。
山东省高级法院周日在社交媒体帖子中重申,“投资或交易加密货币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山东省高级法院引用了山东省省会济南地区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 在该案中,原告在 2017 年投资了 70,000 元人民币(10,805 美元)购买了三名被告推荐的虚拟货币。
然而,在2018年1月中国央行发出通知,要求支付机构对非法加密货币交易进行自查时,四人持有的交易账户被锁定。 原告马姓遂要求三被告赔偿损失。
济南法院裁定,四人交易的代币类似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不属于允许流通的货币。 因此,此类虚拟货币的投资和交易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像马云这样的投资者必须自行承担风险。
对此案作出裁决的济南法院法官李晓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虚拟货币的购买行为不受中国法律保护,与此类交易相关的合约也不受中国法律保护。 “普通投资者应该保护自己的个人财产,远离虚拟货币,”她说。
然而,其他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案件揭示了法院的细微差别。 上海闵行区法院上周表示,它审理了一起原告向被告购买比特币矿机但后来声称该交易无效的案件,因为中国人民银行 2017 年的指导方针禁止首次代币发行 (ICO),因此要求退还机器。
法院表示,它裁定该交易有效,尽管比特币不是货币,但鉴于其可交易所性、排他性和可用性,它具有虚拟商品的属性。 法院还将腾讯的QQ币和积分、百度的虚拟币以及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描述为虚拟财产,因为它们需要一定程度的资源、财产和能源才能获得。
闵行法院的判决与此前法院的判决一致。 杭州互联网法院于 2017 年开始审理互联网相关案件,并于 2019 年承认比特币是合法的虚拟互联网财产,理应像其他资产一样对待。
中国继续对加密货币交易采取强硬立场。 作为央行下半年工作计划的一部分,中国人民银行已承诺继续打击加密货币交易和投机行为。 例如,上个月,北京一家涉嫌为加密货币交易提供软件服务的公司被勒令关闭并停用其网站。
中国于 2017 年开始禁止交易和 ICO,但中国的一些投资者似乎继续通过许多离岸交易所提供的客户对客户交易功能进行加密货币交易。
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中国工商银行的高级财务经理 Matteo Giovannini 告诉 Forkast。希望避免国内市场和货币出现任何危险波动的当局。”
该裁决还“对中国的加密货币投资者构成了巨大打击,”他说,并补充说,拥有可能被当局随时关闭的个人账户的风险对于大部分中国投资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无法忍受的事件。国家的居民。
Giovannini 表示,由于缺乏对其投资的法律保护,大多数规避风险的投资者可能会放弃交易加密货币,并寻找其他替代资产——这些资产可能不像加密货币那样有回报,但会为他们提供更高水平的保护。他们的钱。
“然而,少数具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能仍会试图寻找监管漏洞,以继续投机这一非常热门的资产类别,”乔瓦尼尼补充道。
内容搜集自网络,整理者:BTCover,如若侵权请联系站长,会尽快删除。